清和_清和_361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清和_361 (第2/2页)

皮子底下玩不出任何花样。

    ??解缙终究是个聪明人,知道《文献大成》的糊弄了事已让天子已对他有了看法,为今之计,只有认真修书,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,才能让天子对他改观。

    ??为重新获得天子的信任,夺回在文渊阁内的地位,解大学士撸起袖子,集中精神,全力以赴。

    ??有了他的带头作用,书籍材料的整理和抄录速度变得飞快。参与修书的众人丝毫不敢懈怠,除了吃饭睡觉,其余时间全用来抄录典籍。

    ??挑灯夜战成了常例,谁敢说自己每日的工作时间不满八个时辰,绝对会受到众人鄙视。

    ??大明的才子们日夜奋斗在岗位第一线,经过他们的手,一部载入史册的大典即将问世。

    ??修书的解缙不轻松,监工的道衍也是一样。

    ??比起解缙,道衍还兼任皇帝智囊。永乐帝遇到解不开的难题,总是会询问道衍一二。包括派遣船队下西洋,对安南的冷处理,背后都有道衍的影子。

    ??在召见过安南使臣之后,永乐帝又一次把道衍请大了西暖阁问策。

    ??道衍恢复了俗家姓名,身着官袍,头戴官帽,却始终顶着颗锃光瓦亮的秃头。

    ??永乐帝说了几次,道衍依旧故我。

    ??见无论怎么说都没用,朱棣也撒手不管了。

    ??大和尚已近古稀之年,只要别突发奇想,跑到哪个深古刹避世苦修,想怎么样,由他去吧。

    ??西暖阁内,数个冰盆摆在墙边,盆边立着制造精美的木扇,随着内官摇动木扇后的手柄,扇叶转动,凉风徐徐,趋走了室内的燥热。

    ??木扇由大宁杂造局进献,数量有限。能享受到凉风待遇的除了皇帝本人,只有皇后和成国公朱能。皇帝的两个舅子和亲儿子府上都没有。在孟清和扩大生产,再送成品进京之前,皇帝的舅子和儿子只能拖家带口到皇宫蹭凉。

    ??朱高炽和徐增寿暂且不论,倒是魏国公三番两次进宫,令朝中传言,皇帝即将对大舅子加以重用,很有可能派他到北边镇守。

    ??听到流言,早年间领教过魏国公武力值的北边邻居们全都绷紧了皮。

    ??有一尊杀神在北京就够渗人的,又要来一个?朱老四想干什么,还能不能愉快的做邻居了?

    ??西暖阁内,临到时辰,转动木扇的宦官擦擦汗,和贴着墙角的同事换班。

    ??转动手柄需要人力,人总会累,为保证不断档,皇帝皇后身边伺候的宦官临时增加数个名额,都是身强体健,尤擅臂力者。

    ??没人觉得做个人力发电机是苦差事,相反,能在天子和皇后跟前露脸,寻常求也求不来。

    ??有幸被点名的宦官们成日里念着,秋凉时节别那么快到来,最好再热上十天半个月。在皇帝身边伺候,得的好处不论,在内廷的地位都是火箭一般飞升。

    ??往日里,遇见个听事都得点头哈腰,近些时日,十二监里的少监,见着给皇帝摇扇叶的,都要给个笑脸。

    ??里子面子全都有了,谁还乐意回到之前的日子?

    ??得知木扇是由大宁镇守献上之后,因此得益的宦官们对兴宁伯的好感度瞬间飙升。

    ??文官们啪啪在孟清和头上盖“佞臣”的大戳,宦官们却坚持认为,兴宁伯是个值得结交的好人。

    ??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。

    ??孟清和不过是想刷一刷皇帝的好感度,顺便带动一下京城的流行风潮,赚点外快,当然,能将产品远销海外更好,却万万没有想到,刷大boss的同时,还顺带提升了一群npc的好感度。

    ??有句老话,朝中有人好办事。

    ??孟清和头一扬,眉毛一挑,朝中有人算什么,咱宫里有人,更好办事!

    ??他和文官不对付已成定局,指着鼻子骂他佞幸不是稀奇事。名声已经这样了,和宦官做好朋友,完全没有压力。必须注意的是,提前同皇帝报备一下。

    ??好在他同锦衣卫的关系好算得上不错,即使有人在皇帝跟前告状,也成不了大气候。

    ??不过这样一来,脑门上的大戳定然又要加盖。

    ??宦官之友的旁边,还要加上锦衣卫帮凶五个大字。

    ??顶着这样的大戳,不用旁人指出,孟清和自己都认为“佞臣”两个字很是贴切。

    ??谁让古人和史官就是如此定义?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